台南香腸熟肉:從點心到宴席菜,府城巷熟肉的做切型態【小吃原產地。vol.7】

我們現在所熟悉的蝸牛巷周邊的舊地名「統台巷」,是早期的香腸熟肉攤販的集中處,又稱熟肉巷。

香腸熟肉(Ian-chhiân se̍k-bah)這個字源自台語的「醃腸熟肉」,指的是以豬肉、內臟為主要食材,用蒸、煮、炸、滷為烹調技法的點心,包括了香腸、熟豬肉、豬內臟、雞鴨內臟、沙魚肉、魚丸條、油炸豆腐、蘿蔔等,兼售酒類,在石萬濤所寫的《臺南府城的行郊特產點心》中有記錄過。它不是一種食物的名稱,而是一種代表「手工做料」的小吃店,就像台灣的滷味店、鹹酥雞店,一站式提供不同食材的口感變化。

阿龍香腸熟肉103012902 2

如果你去問一些經營半甲子的香腸熟肉攤的老闆香腸熟肉的歷史,大概都會說源自日治時期帶來的飲食文化。我們從食材來看,香腸熟肉主要為腹內,光是豬內臟就分成豬心、豬肝、豬肺、豬腸、豬舌、豬尾、豬頭皮等將近十個部位,這與日本的內臟燒(註)很相似,同樣是使用豬、牛的內臟為材料。

在1930年代的大阪地區,隨著日本國籍的朝鮮族人的數量增加,出現了烤帶骨肉的銅板烤肉。朝鮮族人的居住不但改變了肉類的吃法,也因為戰後所導致的食材短缺,影響了燒肉店的販售形式,改以原本廢棄不用的內臟替代烤肉,這成了日本內臟燒專賣店的開端。從中可以看出,香腸熟肉是從日本傳入台灣的說法是有跡可循的。

註:用動物的內臟火烤製成。日文名稱為ホルモン焼き,而「ホルモン」意指廢棄物,被丟棄的部分。

我們現在所熟悉的蝸牛巷的周邊,民生路一段和永福路二段的舊地名「統台巷」,正是早期的香腸熟肉攤販的集中處,又稱「熟肉巷」。根據《臺灣地名辭書-臺南市》記載,統台巷的命名,是源自日治時期市役所的官方機關。由此我們可以確信香腸熟肉興盛於日治時期。而當時人們把香腸熟肉稱作「大雜燴點心擔」或「金錢肉」,前者的「擔」字是「肩負」的意思,肩挑扁擔,兩端裝滿了數十種「雜什」的擔子會沿途叫賣;後者指的是有錢有閒的少爺們所消費的點心,畢竟當時的香腸熟肉非常昂貴。

雖然台灣自古以來,都有上街頭吃點心的習慣,無論是在市場、城門、廟宇附近或大樹下,可以休憩的地方,都會聚集各式小攤販。味道是真的好,但衛生是一大問題。因此,早期的台灣總鋪師以「小點變大菜」為研究,將香腸熟肉變成宴席菜上的精緻拼盤。直到現在,販售經典台灣桌菜的飯店,仍有精緻化的冷盤點心。

微型展103012903
香腸熟肉攤的微縮模型。

那麼,當時的香腸熟肉精緻到什麼樣的程度呢?

這些「熟肉」,分為四大項目:一為腹內,有豬心、豬肝、豬肺、豬腸、豬舌、豬尾及豬頭皮等;二是海鮮,常見有鯊魚肉、鯊魚皮、花枝、魚卵;三屬腸類,粉腸、香腸、糥米大腸;四為手路菜,像是肉丸、肉卷、蟳丸、蝦捲、三色蛋等,從30種起跳到100種以上。

在以前沒有冷藏設備的年代,店家為了要讓熟肉美味又精緻,會在清晨3點多拿到最新鮮的食材之後開始處理工作,而這樣的前置作業,幾乎是整個家族同時上工,包括了清洗、熬煮、川燙、炊蒸、油炸、灌腸、打漿和調味。換言之,香腸熟肉並非僅僅是將生肉變成熟肉,而是依據上述的四大項目,用不同的烹調方式來料理熟肉,相當講究、精緻。

不過,隨著飲食習慣的改變,發展至今的熟肉攤,已經開始迎合大眾市場,將原本的作法加以改良、變化,甚至不求料理的精緻,像「豬腸衣要用鹽巴醃漬」、「蟳丸得用什麼樣的螃蟹為料」這類的細節等。

台南人為什麼會吃點心呢?這和工作型態有關。1975年《經濟日報》寫過一篇報導,主題是《學徒出身的董事長魏全城》。根據他的描述,他所生活的日治時期的台灣社會,工人的身體就是本錢:「現在每天早晨,魏全城總要吃三、四碗牛肉湯,如果還沒到吃午飯或晚飯的時間,要是肚子餓了,就會立即找東西吃,絕不願意空着肚子等著吃飯時間。這是自身特別的習慣。」也就是說,他們不看時間吃飯,而是依身體需求進食。

以前在台南的勞動者多,面對活動量大的工作,吃高營養、重口味的牛肉湯、鹹粥是日常,並有在下午犒賞自己的習慣。當時吃點心的習慣是,固定去一家香腸熟肉攤,先和老闆寒暄之後,才會開始點三、四道熟肉,坐在攤前邊吃邊聊,如果心情一好,還會追加啤酒。雖然是買賣關係,但是彼此有著很高的互動人情味。

微型展103012901

從前至今,蟳丸都是不可或缺又經典的熟料之一。蟳丸在台灣最早的製作方式,是取下熟透的蟹腳肉後,拌入鴨蛋蛋黃、蕃薯粉捏成丸狀,再與高湯、蟳的汁液燉煮至熟成。後來台灣師傅開始了菜譜的研究、改良,才有宴席的水準。

曾在台灣知名酒樓蓬萊閣學習廚藝的黃德興師父在《臺灣菜蓬萊百味》的《臺灣料理選粹》的註釋中,記載了三絲蟳丸的作法:

「取澎湖蘆蝦切成蝦絨,再拌入胡椒粉、鹽等調味料,加入後座油捏成圓丸狀。干貝蒸熟拆成絲,和切好絲的芥菜、紅蘿蔔、香菇煮成高湯,加上勾芡,再放入蝦絨丸燉煮。」

由此猜想,現在熟肉攤上的蟳丸以蝦仁為主料,加上脆口的荸薺、蛋黃等食材,或許是融合這兩種食譜。後來更常見的是使用豬肉的蟳丸。不過現在的味道,不單單是從鮮味變成蛋味,有些店家的製作,帶著類似蛋糕的甜味,連形狀也已經和以前不一樣了。

阿龍香腸熟肉103012906
外型和口味大有改變的「蟳丸」。

除了從蟹肉變成豬肉為材料的蟳丸,現在的香腸熟肉攤經常會出現幾道常態商品。

其中包括了用豬腹膜包裹火燒蝦、豬絞肉、荸薺,先捲成長條狀,再剁切成棗狀,下鍋炸至金黃的「蝦棗」;在鹽巴醃漬過的豬腸衣中灌入糯米、花生的「糯米大腸」;把黃豆皮當外衣,包進蝦仁、魚漿的「蝦捲」;將肥瘦均勻的豬梅花肉,切成細條狀,用紅麴、五香粉、醬油、蒜頭等調料醃漬,再灌入洗淨的豬腸衣中蒸熟的「粉腸」等。

阿龍香腸熟肉103012907

我們可以將兩者的經營型態比擬為專賣店和複合店,在台灣又分為「南熟肉攤、北黑白切」兩大流派,兩種的點菜方式都可以按照預算提供份量,但品項和精緻度截然不同。

黑白切是北部人的說法,是源自台語的「烏白切」,指的是隨意切點小菜,主要由中央廚房出貨,老闆負責的是「切」的工作,用來搭配主食的小菜,一般隱藏在麵店、小吃店;香腸熟肉則是作為整間店的主角,是南部人吃點心的選擇,通常香腸熟肉就是店名,再加上老闆的名字,提供至少30種以上的熟肉選擇。

最大的不同就是,販售香腸熟肉的店鋪,每一種品項都是老闆手工「做料」和「切料」,每家店都有自己的一套口味。

阿龍香腸熟肉103012912
香腸熟肉像藝術品一樣排列在玻璃櫃裡,就像一座內臟博物館。

台南,一直是個愛吃點心,而且在美食上充滿人情味的城市。如果要真正體驗台南味,除了嘗試一些得到高評價的小吃店,更要造訪一些從日治時期就開始精緻做料的香腸熟肉。

同場加映

⚠ 以上圖片、文字為極誌文化版權所有,若有商業授權需求請寄信至極誌文化洽詢。


小吃原產地

富饒的自然物產、獨特的地貌氣候、精彩的民族融合,這些複雜多元的不同面貌,造就了台灣小吃文化。《小吃原產地》秉持“產地美食”的概念,經由一篇深文紀錄一道小吃的方式,展示台灣各地的獨特食材、烹調秘密以及背後的文化歷史脈絡,突出“豐富飲食”的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