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眷村子弟而言,眷村菜可是用錢都吃不到的「百家飯」!《眷村三部曲》vol.2

近幾年,台灣竄起了一股眷村菜流行,先是早上出現的包子、饅頭、燒餅、油條,到了中午開始有水餃、牛肉麵、大滷麵等麵條,下午時間還能吃到鍋貼、水煎包等等,這些以麵粉為基底製成的麵食改變了台灣人的米食文化。不過,眷村菜到底是什麼?又是從何而來的呢?本文是《眷村三部曲》的第二部。點擊此處查看第一部

說到眷村,你的腦中浮現的可能是低矮眷舍或光陰的故事,而這邊所說的眷村菜又是什麼呢?在台灣遍地開花的眷村菜的特色大概有以下幾點:

在全新時髦的麵店吃麵,環境好又涼爽,食材奢華高級,但價格和缺少人情味是讓人光顧一次的原因,尤其是講究精緻、美觀,好拍照的經營法則,一碗麵沒吃幾口就見底,煞是無奈。而在外省麵店反而是一碗麵得要兩個人來吃,熱氣騰騰的麵條交織著肉、蛋和現燙青菜,正是天天吃不膩的味道。

赤山黃鴨肉麵113011601

與台灣麵店的黑白切比起來,外省麵店的配菜,幾乎是種類多又方便的滷料。當年美國支援麵粉,還有豐富大豆,發展出豆腐、豆乾、豆漿等豆類製品,以大豆為原料的天然釀造的醬油也成為眷村的重要調味。

以醬油、花椒、八角、陳皮、甘草、蔥薑蒜、冰糖等調味料製成的滷料能算得上是外省特徵。

漬物雖然日本比較知名。不過當時國民政府來台發生的饑荒,促使眷村媽媽必須學習「保存食物」的方法,因此他們會將吃不完的農作物,加入大量調味料進行醃製,成為可以隨時取用的餐桌配菜。

如今在眷村附近吃到的美食,都看得到不同口味的漬物,包子通常有雪裡紅的口味,吃牛肉麵配酸菜、吃燒餅也會包入酸菜,漬物幾乎是眷村裡的百搭必備款。

在《源於60年代特殊的「眷村」文化:台灣為何有那麼多村子?《眷村三部曲》vol.1》一文中曾提過,1949年的國共內戰後,中國國民黨帶了近六十萬大軍逃至台灣,並在台灣各地配置房舍給軍人及其眷屬。而這些眷屬居住的村子就取名為眷村。

自此之後,那些來自大江南北的中國各省軍眷,不但影響了台灣人的食米文化,更因為「眷補」的配給政策、對家鄉菜系的沿襲,以及口味上的融合等各種原因,使得眷村菜漸漸地融入台灣。

所謂的眷補,指的是針對特定的軍人眷屬,提供持續的生活需求補助事項。台灣最早的眷補,出現在1950年。一張「軍眷補給證」就能享有水電費優待、子女教育補助、生育及醫療補助外,每個月還能領取一次食物配給,包含米、油、鹽、麵粉,還有土豆、罐頭等等。此時的食物配給,已經沒有什麼階級或男女的分別,強調公平導向,一般都依家庭人數按比例增加配給的額度,若是吃不完標準份量,還能自由販賣多出來的食物的權利。

再見捌捌陸010609
軍眷眷補證。

不過,為何要配給食物給眷屬,有兩種說法:一是當時軍人的薪餉相當少,在面對家庭困難的情況下,無法專心備戰,因此穩定家庭,也就能穩定軍心;另外一說,則是戰後米糧的供需失調,軍眷的食物配給由於不需品質標準,在米糧滯銷時成了消化物資不可或缺的管道,而對於當時白米高於麵粉的國際市場中,以麵換米的政策也成了平衡財務的重點之一。

在這樣的情況下,眷村裡的菜色自然以眷補為主要的食物來源。當時,在台灣連生活都成問題的軍眷,思索著自己家裡的菜色時,不但做不了家鄉的名菜,甚至連食材都是有一少三。因此,眷村食物有三大特色:第一,食材簡單,一種就能製作的「滷料」;第二,能多變化,延長保存期限的「漬物」;第三,配給穩定、量多便宜,容易吃得飽的「麵食」。

其實,所謂的「眷村菜」,乃是因為在眷村裡的家常菜而得名,是隨著國共內戰與國軍部隊從沿海省份輾轉各地,分別帶著自己的家鄉味來到台灣的軍眷,在眷村中融合成一些家常菜。

而根據台灣網路票選眷村味之眷村菜、廣受喜愛的人氣菜色、眷村口味的綜合評比,10道台灣眷村菜分別是:

  1. 北京的「合菜戴帽」
  2. 京津冀的「打滷麵」
  3. 上海的湯中之王「醃篤鮮」
  4. 四川的「回鍋肉」
  5. 四川的「老皮嫩肉」
  6. 江浙「雪菜百頁毛豆」
  7. 江南的「砂鍋魚頭」
  8. 山東「韭菜盒子」
  9. 山西、河北的「麵疙瘩」
  10. 上海「菜飯」

那是由中國八大菜系(註)在台灣眷村裡的口味混搭的特質,所譜成的南甜北鹹東辣西酸交織的台灣料理。

註:川菜、湘菜、蘇菜、浙菜、閩菜、粵菜、徽菜、魯菜

在作者胡羊於竹籬笆會刊《竹籬笆人情味濃郁。水泥森林冰冷無情—也談眷村味》的文章中,對眷村的飲食生活的描述是:「不是眷村成長過來的人是很難品出真正的眷村味,五十歲以上的人很多都吃過百家飯。」所謂的百家飯,指的是吃過了不同家庭的飯菜的意思。

2H4A2767
在眷村裡用食物聯繫感情的廚房。

最早的百家飯,源自中國民間習俗,出現於有初生嬰兒的家庭。當時為了使小孩健康長大、身體強壯,因此要向一百家鄰居討取五穀雜糧,碾成粉狀再熬成粥糊餵食嬰兒,有著討取的意思。而胡羊所描述的,則是在眷村裡的互食文化,就是吃飯時間到了爸媽剛好不在,可以在左鄰右舍所蹭到的一頓飯。

在「光陰的故事」中,演繹了許多代表百家飯的意思之劇情,像是拍雄離家出走至陶家吃飯、或是孫家邀請復華到家裡吃飯、還有汪家發生家庭變故大家會自己煮飯送上門,以及年夜飯到鄰居家續攤等等。在眷村裡的百家飯,沒有米其林大廚的菜色,也沒有牛排龍蝦的頂極食材,有的只是擔心你餓肚子準備好的一副碗筷和滿滿人情味。

以米飯為主食的閩南人、客家人,同時也將原鄉習慣帶入了台灣,至於讓台灣人開始以麵食為主,而形成「眷村菜等於麵製品」的背景,就是美援時期。

1949年的國共內戰後,許多人口大量進入台灣,糧食成了當務之急。1654年,從美國開始的「農業貿易發展與協助法案」的執行下,以優惠條件向台灣販售大量的小麥時,才讓麵食逐漸興起。同年8月,台灣糧食局實施「以麵代米」政策,提出1公斤白米交換1.1公斤麵粉,目的是出口高價白米,賺取外匯收入。

隨著稻米交換麵粉的數量增加,麵粉價格卻持續下降,影響了美國援助的成效,為此,出現了「限制換發麵粉」的說法。不過,到了1960年開始,由於台灣糧食生產不足,美國又積極於消化生產過剩的小麥,才又轉向鼓勵換發麵粉,更出現了強制配給麵粉的情況,自此,眷村媽媽開始利用配給麵粉製作各種麵條、麵疙瘩、水餃、蔥油餅等,因而形成了今日常見各種麵食頻繁地出現於台灣的大街小巷,並且影響了台灣人對麵食的接受程度。

關於美援時期的麵粉對台灣的更多影響可見:你吃過台灣的「西點麵包」嗎?只有台灣才有的混血麵包大揭秘!

寬來順010702

提到眷村裡的麵食,浮現在台灣人腦中的通常會是麵條和水餃,這兩種麵食的共同點,是以水溫30度以下調麵製成的「冷水麵」,不但筋度高、彈性也好,吃起來特別有嚼勁。

還有燙麵、發麵、層酥麵等製作方法。燙麵就與冷水麵大不相同,是用滾水沖入麵粉所製成,再加適量冷水調整口感。由於滾水會糊化麵粉中的澱粉,因此和冷水麵相比更添甜味,而且麵糰柔軟,可以製作蒸類麵食的蒸餃、燒賣、湯包等,同時變化出蔥抓餅、蛋餅、韭菜盒子的煎炸麵食。

發麵則是加入酵母揉成麵團,目的是促進麵的筋道之生成,進一步產生特殊的風味,製成饅頭、包子、麵包等,在眷村裡的發麵會在新製作的麵糰中放前一天的麵糰,這就是老麵,也是眷村麵食的靈魂所在;層酥麵就是千層酥的做法,掌握好水油皮的比例,使用烘烤熟成的方式,層次分明、外酥內軟,像是燒餅、甜酥餅、包入蔥花的鹹酥餅等的眷村小點。

一種口味的麵食,配上一盤種類多的滷料,眷村的味道就出現了。

台灣文化_眷村

「眷村」,指的是1949年至1960年代的一種由軍方管理的村子。其居住者為軍人及其眷屬,包含三軍(空軍、海軍、陸軍)、憲兵、聯勤、警備、後備等軍事眷村。本主題以《眷村三部曲》為概念,介紹眷村究竟是如何在台灣形成的,何謂眷村菜,以及從眷村流傳出來的眷村黑話及生活娛樂。

點擊下方閱讀「眷村三部曲」其他文章

源於60年代特殊的「眷村」文化:台灣為何有那麼多村子?《眷村三部曲》vol.1

「擋鎯」是借錢,「凱子」則指被騙了錢:那些從眷村流傳出來的「眷村黑話」《眷村三部曲》vol.3

⚠ 以上圖片、文字為極誌文化版權所有,若有商業授權需求請寄信至極誌文化洽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