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過台灣的「西點麵包」嗎?只有台灣才有的混血麵包大揭秘!

說到台灣麵包,相信許多人都會想到最代表性的蔥麵包或肉鬆麵包,到底什麼是台灣麵包呢?和現在新開的麵包店有什麼差異?本篇就要為大家介紹屬於台灣的麵包文化,以及到西點麵包店不能錯過的品項。

把台灣麵包解釋為「源自日治時期的麵包文化」這種常聽到的說法並不全然正確,台灣在荷蘭時期就已經有種植小麥和烤硬麵包的記載,只是當時的麵包是荷蘭人的軍糧。事實上,粉類在早期台灣通常是用「米」磨成粉蒸熟的「糕」類,也就是台灣的糕餅文化;以「麥」磨成粉烤熟的「餅」類在台灣飲食史上出現的很晚。也就是說,早期台灣的粉類是「蒸」出來的,而後來才是「烤」出來的。

在台灣稱為「胖(pháng)」的台灣麵包確實是源自日文「パン(pan)」麵包的發音,也是日治時期盛行的一種飲食文化,而在當時台灣是很少人吃麵包的,因為和麵食相比,吃飯的熱量更多,可以在稻農時有更多體力。此外,由於台灣土地種植稻米勝於小麥,而且那時的小麥十分地昂貴,也因此,許多台灣人都認為吃麵包太奢侈了!

然而,台灣麵包真正開始蓬勃發展,則是要到美援時期美國支援麵粉開始推廣烘焙之後了。在國共內戰爆發後,台灣開始有外來人口居住,米糧的需求量也跟著增加,當時因爲戰爭波及土地尚未恢復種植,很難取得米糧,使得麵粉開始成為主食。

1950到1965年,國際市場的米價高漲,當時的白米每噸售價美金二百五十元,麵粉每噸售價僅美金一百五十元。為緩解稻米不足的問題,台灣政府開始讓人們對麵食產生高營養的觀念,強調吃麵食可以像美國人一樣強壯,可以頭腦變聰明、身體變健康和遠離腳氣病,從頭到腳都對麵食有著極大的宣揚。

此外,開始以出口稻米為目標,提升競爭能力與賺取外匯,由經濟部長尹仲容發起「以麵代米」的獎勵政策。最初的作法是進口美援麵粉,後來直接進口小麥,在台灣麵粉廠磨成麵粉,由於稻米可以賺取利潤,台灣人才開始以稻米交換麵粉改吃麵食,因而改變了台灣的米食文化。

1960年,台灣「麵麥食品推廣委員會」成立,目的是推廣各種中式麵食的烹調方式,包括水餃、蔥油餅、刀削麵、小籠包等,而在1966年,美國小麥協會於台北成立辦事處,增設烘焙人員技術訓練班、西點麵包技術服務等,鼓勵台灣人學習美國的烘焙技術和專業知識,到了1970年代,一些在訓練班學習烘焙的師傅紛紛出來開店,西點麵包、蛋糕店也就在台灣流行了起來,開啟了台灣西點麵包的黃金時代。

如果曾到過台灣的麵包老店、又常去看招牌寫什麼的人可能會注意有很多店家都以「西點麵包」字樣為店名,像是鹽埕的和樂西點麵包、以台式馬卡龍聞名的福隆西點麵包,或者主打蔥麵包的純發西點麵包。而「西點麵包」這四個字,如同字面上的意思,指的是西式糕點和麵包一起販售的地方,大多是1960到1970年開業至今的麵包店。

相較於新穎的麵包店,西點麵包的裝潢以棕色系居多,使用溫暖黃光,提供沈靜悠閒的氛圍,隨著時間的流逝,從最初的全新裝潢自然形成一種濃濃的懷舊感。

而西點麵包的師傅幾乎從年輕做到老,一輩子就做好台灣麵包,而且不跟流行,不管是1960、1970年還是2023年,所有的麵包都是維持柔軟口感,口味則包括了以奶粉製作的奶酥、以豬肉炒至乾鬆的肉鬆、以青蔥搭配豬油的蔥香等,在那個冰箱還沒普及的時代,為了能夠最大程度的利用食材,各種麵包應創意而生,也就是台灣麵包的精髓「創意」。

此外,除了麵包之外,還有豐富的西式糕點,這是因為最早學麵包的台灣師傅都會一起學習,也發想出「牛粒」、「西摩利」、「棋盤蛋糕」、「微笑蛋糕」等台式西點。

回顧歷史,最早在日本出現的麵包,據說是十六世紀一艘載有葡萄牙人的船隻在風雨中飄到日本九州,而當時的日本人就知道了西方人會製作一種食物,作法是「把磨成粉的小麥直接火烤至扁平狀」,日文「パン」的語源正來自葡萄文pão。

由於西方人會將這種麵包作為主食,搭配餐桌菜餚食用,也因此沒有餡料,水分少,還十分地乾硬,使得日本人並不太能接受。一直到了明治維新之後,日本開始在麵團中加入更多的油脂與水分,結合傳統和菓子餡,開發出柔軟的麵包口感。也因此,日治時期的台灣麵包有兩種,都是以種類加上「パン」為名,一是「食パン」,吃的是柔軟的白土司;而「菓子パン」又有「菓子系麵包」的別名,以和菓子餡製作的日式甜麵包。

而台灣麵包正是承襲自日本的柔軟口感和歐美的小麥香味,並且融合台灣師傅的創意,可以用「一種配方的麵團變化出上萬種口味」的台灣麵包,成為飲食文化上很經典的混種作品。

同場加映

⚠ 以上圖片、文字為極誌文化版權所有,若有商業授權需求請寄信至極誌文化洽詢。


台味觀察室

一個觀察台灣味道的知識欄目。身為台灣人,我們觀察那些因為熟悉而忽視的台灣美食,並寫出味道之外的秘密與故事,在台灣味滿滿的土地中,找尋留下痕跡的台灣飲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