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南香腸熟肉:從點心到宴席菜,府城巷熟肉的做切型態【小吃原產地。vol.7】
香腸熟肉(Ian-chhiân se̍k-bah)這個字源自台語的「醃腸熟肉」,指的是以豬肉、內臟為主要食材,用蒸、煮、炸、滷為烹調技法的點心,包括了香腸、熟豬肉、豬內臟、雞鴨內臟、沙魚肉、魚丸條、…
香腸熟肉(Ian-chhiân se̍k-bah)這個字源自台語的「醃腸熟肉」,指的是以豬肉、內臟為主要食材,用蒸、煮、炸、滷為烹調技法的點心,包括了香腸、熟豬肉、豬內臟、雞鴨內臟、沙魚肉、魚丸條、…
台南有一種糯米淋上肉燥的小吃就叫米糕,卻與台灣人認知的米糕長得完全不同,從外表看甚至就像台南肉燥飯。不過在當地卻不是當成正餐享用,而是屬於餐與餐之間所吃的小食,目的是止餓,並非吃…
雖然北部有所謂的烤肉飯,相當接近高雄地區的燒肉飯,但在煮好的白飯上鋪著燒烤肉片的吃法,確實為高雄當地所盛行的一種料理,與鴨肉飯並列為高雄特色小吃。 燒烤的奧義 燒烤是將食材直接火烤…
根據老一輩人的說法,這道夾雜著喜氣、人情味與凝聚力的雜菜湯,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辦桌菜,是聚集了各種不同食材的鍋物,與佛跳牆很類似,但卻更考驗功力。 台灣的辦桌菜 辦桌一詞最早出現於…
說起最具代表性的高雄小吃,魚肚漿應該要名列前三名,它是虱目魚的代表料理、鹽埕的日常早餐,而且比台南虱目魚粥更具在地性,因為只有一家有賣,魅力之強大,不是人人擋得住。 吃魚先知魚知識…
台灣南部有著「台南吃肉燥飯、嘉義吃火雞肉飯、高雄吃鴨肉飯」之說。在台南的肉燥飯,主要分成淋在糯米上的米糕的肉燥和淋在白飯上的肉燥飯的肉燥,兩者有滷汁稠度區分;嘉義的火雞肉飯,一定…
「飯湯」是屏東縣萬丹鄉的湯類鄉土料理,原是農婦在農忙時期為了割稻者所準備的點心,是將米飯煮好一鍋,與蔬菜、肉類為主的湯類中拌著吃。屏東有些地區會把飯湯稱為「割稻飯」。除了萬丹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