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丹飯湯:把米飯盛在碗內,舀一勺豐富湯料【小吃原產地。vol.1】

萬丹的飯湯必須讓湯料喝到最後一口都覺得味道恰到好處,雖然初入口會感覺油脂比較多,但隨著爽口的蔬菜和吸附油脂的豆枝,味道會益發鮮美。

「飯湯」是屏東縣萬丹鄉的湯類鄉土料理,原是農婦在農忙時期為了割稻者所準備的點心,是將米飯煮好一鍋,與蔬菜、肉類為主的湯類中拌著吃。屏東有些地區會把飯湯稱為「割稻飯」。除了萬丹鄉,這種料理也流行於東港鎮。

飯湯36

台語的「呷五頓」,原本是指「一日吃五餐」的意思,始於農村諺語。在農業社會,1-6月為一期作,7-12月為二期作,每年的春季和冬季是收割期,台灣農夫就會進行換工儀式:組織十多位的農夫,根據成熟度的不同,以牙齒來判斷稻穀的軟硬程度,進行自家農田先後的收割互助。

由於當時不像有自動化技術的現在,可以短時間收割全部稻田。為了掌握每批稻子的品質,就只好跟時間賽跑,不是睡覺就是割稻,在體力大量消耗的情況下,收割的農家會提供一日三餐,外加兩頓點心(註1),這叫稱為「呷五頓」,自此之後,「呷五頓 = 割稻期吃的割稻飯」逐漸成為台灣人廣泛的認知。

註1:點心是指在正餐時間之外所食用、飲用的食物。其點心種類包括有鹹粥、米糕、豆簽、麵線、肉粿、炒米粉和愛玉子、粉圓、甜粥、仙草、米苔目等甜點。

在牧師馬楷的《臺灣遙寄》一書中詳細記載著台灣農夫在割稻時期的飲食習慣:

「由於每年可得兩三次收穫,故農夫自春季至秋季甚為忙碌。插秧和收穫時,主婦須於上午三時起床,先準備供男人們使用的開水。上午四時許,叫醒男人們吃早飯。男人們則自上午五時起,工作到上午十時。這時家人即準備點心給他們吃,吃的是白飯和一點醃菜。中午回家吃飯,並休息一個半小時,而後帶著點心到田裡工作。下午七時就回家洗澡,之後吃一頓較豐盛的一餐,通常有一小杯熱酒、豬肉,及一些蔬菜。下午九時即就寢。」

割稻飯又叫「吃飯擔」,也就是「呷飯配菜」,意思是用擔子裝白飯和數道家常菜到田裡給割稻者食用,在田埂邊吃飯幾乎是所有農夫的飲食記憶,不過對萬丹地區來說,割稻飯指的卻是飯湯。

飯湯14

以水稻產業發展的基礎條件,地形平緩的平原、土質肥沃、日照充足和雨量豐沛這四者缺一不可。而符合以上的自然要件,而又大規模興建水利設施的,便是以南部為中心所組成的萬丹水利組合了。

在日治時期(一八九五年-一九四五年)的一九二六年,萬丹的富商家族李氏的第一代長子李仲義,聯合了萬丹、新園兩區域的地主共13人,設立萬丹水利組合,建抽水站和開挖水圳,灌溉面積包含萬丹鄉約1105甲、新園鄉約755甲,讓蓬萊米(註2)能夠一次種植1860甲,也因為這個萬丹水利組合,使農民需要在最短時間收割極大面積的水稻。

傳統的割稻方式有四個基本步驟——「割稻者」先以“一拉一割”的方式,用鐮刀取下小把小把的稻穗;「打稻者」接過稻穗在桶內的桶梯上摔打3-4下,使穀粒脫離稻稈,再把稻稈束成一捆。這些穀粒滿至半桶時,「篩穀者」經由竹篩去除多餘的短穗、稈、葉之後;「曬穀者」就會運回農家,開始日曬乾燥穀粒。

不過,這樣的做法受到接力運作和人力數量的限制,一個田地最少同時需要9-10人。

註2:以秈稻為改良的粳〈ㄍㄥ〉米。米粒圓短,口感軟黏Q彈,適用於一般食米。

飯湯1

和傳統不同的是,萬丹地區開創的「倒稻排」二步驟:早上-割稻,下午-打稻。

在天亮前將稻穗先割後排,先割五欉再割下五欉,以十欉“稻”穗為一堆,一“排”一排整齊堆放,稱之為「倒稻排」。聰明利用初出的晨光風乾稻穗上的露珠,既能脫穀容易,又減少稻稈渣,並打破了人力限制的割稻方式。

由於倒稻排的誕生,衍生出萬丹地區-呷四頓的割稻飯——在天未亮吃過早餐後,即下田做「割稻」,直到早上十點,就回家吃午餐,休息之後進行「打稻」工作,僅在下午供應一次點心。午餐吃得早,因此點心的準備,必須可以維持長時間的體力消耗,還要吃得快,於是萬丹就出現了當地鄉土料理-飯湯。

「飯」可以補充身體能量,而「湯」料配著飯吃既是方便食用,更能引發食慾,美味、用料豐富又能開胃的飯湯,很快就從萬丹地區流傳開來,衍生出東港版本。

飯湯41

以地域來說,近海的東港、林邊、佳冬和枋寮的飯湯,主要用的是每日上岸的新鮮漁獲,萬丹則多用當地種植的季節蔬菜。

飯湯39
東港飯湯又叫海鮮飯湯,但不同於海鮮粥。

以漁獲為主食材的東港飯湯,雖然不限於使用的海鮮種類,不過當你看到了蝦猴(註3)與鮪魚(註4),基本可以判定為東港版本,食材還包括了花枝、牡蠣、白蝦和魚漿製品,蔬菜多半有筍絲、芹菜或碗豆莢,魚漿製品則是加魚板和魚丸,最後淋上肉燥或者是魚仔燥。

至於烹調方式,其料和湯是分開製作的,由於使用大量的海鮮,省略台式料理的爆香步驟,食用前會以「飯、料、湯」爲順序裝成一碗。

註3:俗名「紅蝦」,棲息於南部深海沙泥底,是一種體型之大的蝦米物種,長約18-100mm。
註4:又被稱作「串仔魚」,屬於黃鰭鮪,不同於黑鮪魚。

飯湯37
萬丹飯湯,一定有滿滿的「豆枝」。
飯湯35
豆枝指的是用黃豆磨成粉為原料,塑形成條下鍋油炸的加工食品,可以替代肉品,增加料理的多樣性。

說到萬丹飯湯就不能不提到豆枝(註5)了,豆枝在台灣素食中很常見,特點是充滿氣孔的內層可以吸附油脂與湯汁,咬下去有著吃肉的嚼勁,一種接近燉煮過麵團的口感,但再蓬鬆一點。農業時代一般人很難吃到肉類,尤其是農村地區,因此豆枝變成了萬丹農村家家戶戶必備的飯湯食材。

此外,當地仰賴農業耕作,呈現的是悠然的季節感,像是夏天的竹筍、冬天的白蘿蔔,一年四季還有高麗菜、紅蘿蔔和豆薯,海鮮食材沒有東港多,因此在料理上,強調的是「先炒再煮」的方式,每樣食材分開爆炒,然後加入高湯熬煮,在過程中食材所留下的焦香肉汁和鮮香油脂都被釋放出來,增強湯料本身缺乏海味的鮮美程度。

作為飯湯的原產地,萬丹的飯湯必須讓湯料喝到最後一口都覺得味道恰到好處,雖然初入口會感覺油脂比較多,但隨著爽口的蔬菜和吸附油脂的豆枝,味道會益發鮮美。

註5:豆枝在台灣的歷史悠久,主要分為兩種:一種外形圓潤沒有角,適用於羹類料理,而用糖包裹後拌入白芝麻粒,又可稱為豆棗;一種外型屬細絲狀,大多是染成鮮紅色,經常用在台味的捲壽司、花壽司,還有配著粥一起食用。

飯湯38

鹹粥是米粒糊化,湯多於米;鹹飯則是有味道的熟飯,湯米適量,能用煨飯形容,像是高麗菜飯、五花肉鹹飯、芋頭鹹飯等。兩者都是在炒料的高湯中,把生米放下去煮,讓米粒在烹煮中吸收高湯的鮮美。

「飯湯」則是一種“以湯拌飯”的食物,是地方型米食料理中“米和湯無共煮”的一種,米飯一定是額外煮一鍋,湯料會起鍋拌炒,先將紅蔥頭用豬油爆香加入蝦米起鍋,然後「分別炒香豬肉、鮪魚、高麗菜、竹筍、豆薯、紅白蘿蔔」,層層堆疊蔬菜香味,再倒入高湯待滾,撒上胡椒、芹菜、香菜調味完成。

把米飯盛在碗內,舀一勺豐富湯料,就是飯湯。


同場加映

⚠ 以上圖片、文字為極誌文化版權所有,若有商業授權需求請寄信至極誌文化洽詢。


小吃原產地

富饒的自然物產、獨特的地貌氣候、精彩的民族融合,這些複雜多元的不同面貌,造就了台灣小吃文化。《小吃原產地》秉持“產地美食”的概念,經由一篇深文紀錄一道小吃的方式,展示台灣各地的獨特食材、烹調秘密以及背後的文化歷史脈絡,突出“豐富飲食”的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