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南・台南孔廟(全臺首學) » 三百年的「左學右廟」參觀路線指南!
台灣在西元1665年的時候在台南建了第一座孔廟「大成殿」與學校「明倫堂」,是清代時期的台灣最高學府,亦稱全臺首學。最早由鄭成功的長子鄭經興建用於祭祀孔子的廟宇,後來,由陳永華提議增建學校,讓台南孔廟成了台灣各地孔廟建築唯一的「左學右廟」規模。 300年來,台南孔廟保有蒼鬱的老樹、沈穩的紅色圍牆和傳統合院建…
台灣在西元1665年的時候在台南建了第一座孔廟「大成殿」與學校「明倫堂」,是清代時期的台灣最高學府,亦稱全臺首學。最早由鄭成功的長子鄭經興建用於祭祀孔子的廟宇,後來,由陳永華提議增建學校,讓台南孔廟成了台灣各地孔廟建築唯一的「左學右廟」規模。 300年來,台南孔廟保有蒼鬱的老樹、沈穩的紅色圍牆和傳統合院建…
在火星用餐後,顧客經常用「難忘」、「驚喜」、「美妙」等字眼來形容他們的體驗。當你在火星吃完飯後,你並不會感覺好像吃了一頓簡單的食物,相反,你會感覺好像環遊世界了一圈。當你以爲那只是一道菜卻顛覆想像時,你會情不自禁地想“啊,這就是創意。”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開放式廚房。 進入台南大新街,就能發現由貨櫃…
台南市立圖書館新總館在2021年1月開幕,位於台南永康重劃區,距離台南車站大約15分鐘車程,雖然周圍交通還不便利,但這裡的每層樓都有完全不同的規劃,採光優秀且通透,除了藏書之用的閱讀空間,貼心提供24小時還書區、3D展覽、手作教室、兒童天井區、高級視聽區…等豐富元素,可以安靜且隨心所欲地度過時光,它是整…
早上七點,天剛亮的時候,東區的「NOTHING but coffee」就在台南火車站附近開始營業,步行約5分鐘。一大早就開門沖咖啡,還有2隻愛犬的陪伴,在你忙碌工作之前、送完小孩之後,提供可以身心清醒或慰勞自己的一杯咖啡。 「NOTHING but coffee」是一家沒有任何限制的獨立咖啡店。在這家咖啡店,你可以講話、可以唱歌、可以睡…
一家非老字號卻可以持續回訪的小餐館,位於台南大東夜市附近。詹記是由家族賣便當的詹老闆負責菜品製作與家族賣魚的太太負責食材知識,各司其職,在每日凌晨採購鮮魚和蔬菜,給人一種新鮮又溫暖的感覺。除了固定品項,提供每日限定菜色,讓你可以把握當令食材烹調而成的當下美味,品嚐一旬一會的心意。 在台灣台南有一個以…
台南是台灣的歷史起點,安平則是台南的發跡地。台南安平歷經荷治、明鄭、清領、日治時期,殘留著豐富遺跡、歷史、人文故事。旅行台南,你必不能錯過這條一日安平古蹟路線,從建築的角度遊覽四百年的台南,能夠深刻了解為什麼台南這個被許多人熱愛的城市被稱為“台灣古都之首”。 從1543年葡萄牙人首先漂流到台灣島後,歐洲人…
好農家米糕是低調經營的在地人氣老店,是一家以米糕為主的小吃店。創辦人葉做在1946年原本賣的是虱目魚粥和台南米糕,由於米糕做工精緻、色香味俱全,非常受歡迎,後來就開始專心把米糕做好。從前是挑著扁擔在中正路海安路口上販售,還沒有名字,直到四子葉俊麟傳承,因為他想為農夫辛苦耕種稻米表示尊重,因此取名「好農…
日本有「旬」之味的概念,日語的「旬」(しゅん)指的是「季節中最好吃的食材」,旬之味便是品嚐當季美味的意思。而台灣則有「飯桌」之味的習慣。有別於全台可見的台式自助餐,源自台南的飯桌仔,料理人會選當地、當季最好的食材來烹調,尤其講究各類鮮魚的上市時間,體現尊重自然生息的一種飲食文化。 何謂「飯桌仔」? …
台南有一種糯米淋上肉燥的小吃就叫米糕,卻與台灣人認知的米糕長得完全不同,從外表看甚至就像台南肉燥飯。不過在當地卻不是當成正餐享用,而是屬於餐與餐之間所吃的小食,目的是止餓,並非吃飽。因此,在台南的米糕不能點大碗的,台南米糕是吃巧的食物。 台南米糕的製作守則:先分開再盛裝 如同字面所述,台南米糕是源自…
旅行台南,吃一桌當地獨特的飯桌仔是必不可少的。“福泰飯桌”,位於台南赤崁樓附近,是一家成立於1939年的小吃店。除了講究飯桌必須的豐富魚類外,他們製作絕配白飯的炸物商品和魚骨熬製的新鮮魚湯。因為第二代延續傳統店舖風格,所以第三代獨立開了一家現代流行的“福泰飯桌 第三代”就在創始店的民族路二段附近。(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