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南・原台南測候所 » 關於一百年前的氣象預報。
所謂的測候所,即是觀測氣候變化的場所,一個結合了觀測、預報、通信和人員培養的民生建設。在日治時期的台灣有5座測候所:台北、台中、台南、恆春、澎湖,至今僅存台南測候所,於1898年建造,…
所謂的測候所,即是觀測氣候變化的場所,一個結合了觀測、預報、通信和人員培養的民生建設。在日治時期的台灣有5座測候所:台北、台中、台南、恆春、澎湖,至今僅存台南測候所,於1898年建造,…
在高雄眾多的文化館中,左營舊城的見城館是最科技、最獨特的博物館之一。它於2018年開放,是一次全新的嘗試,不僅表達了百年故事,而且動態演繹了各種時期台灣人的生活和舊城文化更廣泛的歷史…
台灣高雄是唯一有三軍官校的眷村文化城市,包括左營-海軍眷村、岡山-空軍眷村和鳳山-陸軍眷村,而左營眷村是規模最大且完整的海軍眷村,還是一個聚集高階將領的村子而稱「海軍將軍村」。 高雄…
「見城之道」所在地的勝利路位於高雄的左營舊城,是1684年清代的鳳山縣縣城的範疇。這是一條以『廊道』象徵『縫合』的公共藝術,與優美綠蔭的龜山步道連接。它會帶你進入歷史場景。(延伸閱讀…
從台南火車站騎車15分鐘即可到達明清時期的城外,現在的台南南區,一棟棟低矮屋瓦的木製建築整齊排列在寬廣的土地之上,與周圍高聳建築形成強烈對比。水交社文化園區由日治時期建造,它是日本…
價格不菲的畫作和收藏,瀏覽或觸摸名師的作品,巨大雄偉的高牆…這些都是我們對「美術館」的一些印象,也是很遙遠、難親近的距離感,但也許事實並非如此。前往高雄鼓山區,這裡被豐富的大…
台灣在西元1665年的時候在台南建了第一座孔廟「大成殿」與學校「明倫堂」,是清代時期的台灣最高學府,亦稱全臺首學。最早由鄭成功的長子鄭經興建用於祭祀孔子的廟宇,後來,由陳永華提議增建…
台南市立圖書館新總館在2021年1月開幕,位於台南永康重劃區,距離台南車站大約15分鐘車程,雖然周圍交通還不便利,但這裡的每層樓都有完全不同的規劃,採光優秀且通透,除了藏書之用的閱讀空間…
司法博物館是一個基於「展示司法領域」概念的西洋歷史式樣建築,在1912年(大正元年)作為臺南地方法院,並於1915年(大正4年)審理轟動全台的西來庵事件。該博物館與台北總統府、國立臺灣博物…
在高雄的果貿社區,有一個以「鐵路」為發想來改建的「左營綠園道大地遊戲場」,由丹麥品牌的遊戲製造商-KOMPAN量身設計,不只是遊戲繽紛色彩,還是個免費健身的公共藝術公園。整個設計的概念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