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百科|長枝竹

屬種
蓬萊竹屬(又稱箣竹屬、刺竹屬或簕竹屬)
學名
Bambusa dolichoclada
別名
長枝竹仔、桶仔竹
產地
台灣原生種。分佈台灣全島,台北陽明山、新竹北埔、南投蓮花池、台南關廟最多。
桿高
6 – 20(m)
直徑
4 – 10(cm)
節間長
20 – 60(cm)
桿肉厚
5 – 12(mm)

什麼是長枝竹?

長枝竹是一種叢生型竹子,它非常抗風,竹桿密佈,
因此常被用作農業用途的防風林。
是一種原產於台灣的竹子,
得名於竹稈與竹節間長出細而長的枝條,也是最明顯的分辨特徵。
由於竹節間可達60公分,竹桿光滑、柔韌有彈性,常作為桂竹之外的不二選擇。

長枝竹筍

筍體
細長呈錐形
筍殼
淡綠色,有光澤度
筍季
春末至夏初(約5~7月),採收期短
筍味
肉質細嫩、味甘清淡,脆度十足,適合燉煮

長枝竹葉

葉長
12 – 25(cm)
葉寬
1.2 – 3.0(cm)
葉形
闊線狀披針形、葉端尖銳、葉基圓形
葉色
葉面深綠色,葉背近銀綠色
種類 |條紋長枝竹|
台灣原生變異種。分佈嘉義、南投一帶。
竹桿幼時為淡黃綠色,逐漸變為金黃色加上綠色縱條紋。
生長特性

|氣候|
溫度:20-30℃(耐高溫,不耐寒)
濕度:70%-90%(喜高濕度環境)
海拔:300-800(m)
風帶:抗風性若,強風易折斷嫩枝
年降雨量:1,500(mm)以上

|土壤|
土壤PH:pH 5.5-7.0(微酸性至中性)
土質:濕潤地、乾旱地皆可生長

繁殖與收穫

|繁殖方法|
分株法:分割母竹的地下莖,每株保留竹節和筍芽,帶根栽植於造林地。
筍苗法:一種將初生約30-50公分的新筍從土壤中挖出,帶根移植於造林地。
埋桿法:則是直接將小段的竹桿直接埋於造林地,覆土深度約60公分。
簡易插桿法:一種普遍於台南縣龍崎鄉的栽植方法,將一年竹桿的每個節間為桿穗,下端削成尖形直接直立式插入土壤,免去掘穴的成本,成功率高達95%。

|收穫時間|
竹筍:主要筍期(4-6月春末至夏初);次要筍期(9-10月)
竹材:3-4年(2年以下,纖維柔軟易變形;4年以上,容易乾裂且蟲蛀多)

如何栽植

|定植距離|
株距3-4公尺。行距4-6公尺。

|植穴規格|
每株間隔3-5公尺。採「等距格子式」栽植。如50*50*50(cm)。

|栽植季節|
清明節前後。每年三至四月最佳。

經濟應用

|主要|工藝:竹管工藝為主、竹編工藝為輔。
竹桿直立性佳且堅韌。最適合製作高承受力的農業竹棚、園藝支柱、建築支架。
竹桿的節間長為第二特性。成為替代桂竹製作竹編工藝的不二選擇。

|次要|食用:加工筍為大宗
風味清香。產量少於綠竹、麻竹。

|其他|防風林
它有發達且耐受風吹的根系,適合大量種植作為防風林或護坡,與刺竹應用相同。

⚠ 以上圖片、插畫、文字為極誌文化版權所有,若有商業授權需求請寄信至極誌文化洽詢。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