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百科|綠竹

屬種
蓬萊竹屬(又名箣竹屬、刺竹屬、簕竹屬)
學名
Bambusa oldhamii
別名
甜竹、毛綠竹、烏藥竹、吊絲球竹
產地
台灣台南市白河區、關廟區、新北市五股區、新北市八里區、新北市三峽區
桿高
6 – 12(m)
直徑
3 – 12(cm)
節間長
20 – 35(cm)
桿肉厚
4 – 12(mm)

什麼是綠竹?

綠竹之名自然是來自竹桿的青綠色澤。
它是庭園造景和綠籬笆的典型竹種,其葉片的
翠綠和竹桿的筆直令人賞心悅目。
出筍成桿之前的竹筍,也是人們最熟悉且最受歡迎的綠竹筍,
食用綠竹筍通常是人們種植綠竹的主要原因。

綠竹筍

筍體
頂端彎曲成牛角狀,基部短矮、肥大厚實
筍殼
淺黃綠色,口感最佳
筍季
6 – 10月,採收期長
筍味
味道甘甜、肉質細緻,適合各種料理

綠竹筍葉

葉長
15 – 30(cm)
葉寬
3 – 6(cm)
葉形
橢圓狀披針形,葉端尖銳、葉基圓形
葉色
深綠色
生長特性

|氣候|
溫度:20-30℃
濕度:65%-82%
海拔:500公尺以下
年降雨量:1,500-2,500(mm)

|土壤|
土壤PH:pH 5.5-6.8(微酸性至中性)
土質:深厚、肥沃,富含腐殖質的中性至酸性的砂質壤土。鹼性、強酸性不適宜。

繁殖與收穫

|繁殖方法|
*分株法:指的是分切出母株的地下莖後,再將之定植的方式。
方式是挑選健康的綠竹叢,以2-3年的生竹為主,用鋤頭將竹株四周的泥土挖開,將包含地下莖和根鬚的部分挖出之後,留下4-6節的自基部的竹桿,以利刃砍去竹桿上部後,直接將竹苗定植於植穴。
*高壓法:是讓傷處包覆濕潤介質,誘發新根生成的方式。其好處是,減少傷害根系,從而保留母株的完整特性。
方法是削除靠近竹節的環狀青色表皮,讓白色竹肉露出,再以潮濕水苔包覆在去皮處,在包覆1-3個月的壓力下,根系就會從去皮處長出新根,剪下節段後,進行定植。

|收穫時間|
竹筍:主要筍期(4-8月雨季);次要筍期(9-10月)
竹材:3-4年(2年以下,含水量高,質地柔軟易變形;5年以上,纖維老化,容易龜裂與蟲蛀)

如何栽植

|定植距離|
株距4-5公尺。行距6-8公尺。每公頃300-500株>

|植穴規格|
30-40公分。

|栽植季節|
清明節前後。每年三至四月最佳。

經濟應用

|主要|食用:鮮筍為主、加工筍為輔。
種植綠竹的主要原因。以纖維少、肉質細膩且清甜而受市場歡迎。

|次要|工藝:竹管工藝、竹葉包粽
粗大堅韌的竹桿,最適合作為建築用材、農業棚架。

⚠ 以上圖片、插畫、文字為極誌文化版權所有,若有商業授權需求請寄信至極誌文化洽詢。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