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歷經五十年的變遷,甚至已被攀藤植物吞噬的空屋能有什麼改變呢?位於台南的藍曬圖文創園區與常見的舊宿舍群改建非常類似,不過刻畫著歲月痕跡的聚落空間,藍曬圖似乎有點不同。帶著融合老樹、紅磚、綠蔭、新創與藝術的風格,繪上既現代又很希臘的藍牆,讓這座僅剩殘壁的老舊宿舍,成為西門路上裸露得很性感的地標。
兩倆因為復古及簡單的形象,把美感、理念、輪廓照顧得面面俱到。在昔日繁華一時的老古石街上可以看見那一絲絲歲月的流逝感。以美感洗禮作為目標,在2016年加入了與日本『From afar 倉庫01』合作的空間-目栮,將物件最自然的美重新詮釋。
將日治時期的官舍群、宿舍用藝術的姿態展露,絕對是台灣人的創意;彰化鹿港桂花巷是、台南321巷藝術聚落也是。透過藝術家的手、旅人的眼,完美地傳達已有八十年歷史的市定古蹟。做台南最寧靜的藝術家進駐空間。
在台南一個靠近億載金城的港口上,一艘威風凜凜、在2005年除役、軍艦迷期待已久的老陽字號軍艦,盡可能保留當年主要戰力的武器系統,開放旅客們參觀過去航行的專業儀器。一靠近港口時,精緻的船身、逆著藍天的風帆信號,替德陽艦張揚、顯現從前的風光偉業、紀念了這艘曾參與韓戰與越戰,原為美軍基靈級的驅逐艦。
一眼望去的洋風建築,透露著濃濃歐洲的氣息,這裡是全台現存最悠久的大型法院建築-原台南地方法院。創建迄今己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由葉世宗建築師修復這個蘊含建築與司法法制教育的空間,感受時光穿梭的奇妙,參觀過去司法院的審判過程,讓參與者用眼看、耳聽、心感受這座台南很具指標性的展示品,作為台南旅行一個中繼站,帶來不一樣的旅行體驗。
這座位於台南民權路二段的藝文中心是由台南公會館改建而成,除了氣派的巴洛克建築、昭和9年的日式柳屋,還有名列台灣四大名園之一的中式庭園。打破中式與西方的界線,以和諧共生的方式,將古香韻味的庭園與歐洲建築交互建構,打造深入其境的視覺穿透性。
旅遊台南的原因除了是想尋回最初的老味道,也是想體驗這座城市的寶貴歷史。台南鹽水有著一間近百年的混合戲院,在走過長長的歷史後,於2008年透過修復將鹽水的故事化作可以展示戲院歷史的藝文中心,除了保有部分原木造建築外,一到假日便放映著當年的西洋片、日本片、華語片,讓它在現代的環境下,有著雋永清晰可見的歲月痕跡。(read-鹽水港的壓船底遺跡-八角樓)
你有想過一座城市的公園有可能會是蘊含時間的文史寶庫嗎?在嘉義有著一個由多族群、多朝代的豐富史蹟所築起的休憩場所,帶著蒼翠而明淨的氛圍,在引人入勝的豐富造景下,遺留許多具有文化底蘊與美學價值的古老遺跡,讓你無止盡地吸收嘉義從古至今的人文歷史。
介於忠孝路與文化路上,由日治時期穿越到現在的鐵道博物館,靜謐低調,這裡是嘉義林業歷史的保存區,與鄰近的檜意森活村、北門驛,一同守護這座城市的過往今昔。從1910年正式啟用的『北門修理工廠』,賦予『車庫園區』這個身分,收藏各式火車頭與廠房設備,讓你輕鬆走進鐵道文化的世界。
桂花巷藝術村為鹿港注入了全新的色彩與活力,並招集各類型藝術家,合力把這裡整修成一個全新的觀光據點、兼具藝文與在地特色的藝術村。除了建置休憩區、戶外草地空間外,納入藝術概念強烈的各項活動以及文化小旅行,重新活化閒置空間,打造一間間讓傳統工藝不失傳的藝術工作坊。